裁判執法偏差令中超比賽頻現臥草,足協及其贊助商被抵制不
足球大小腦
蘇超上座率超越中超,關注度更是遠勝中超,絕非偶然。蘇超球員雖然水平只是業余,但在比賽場上都是真踢,沒有多少臥草、拖延等所謂利用規則的小聰明行為。
中超貴為職業聯賽,但節奏慢、對抗度不足是顯而易見,也讓大眾玩起了“南通要挑戰國足”的梗!為何作為職業球員,踢起比賽,反而不如業余球員了?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裁判的執法尺度與執法水平。尤其是24賽季開始前,足協裁委會還對職業球隊進行了最新規則宣講,關鍵內容如下圖所示:
確定費萊尼式犯規不再吹罰,體現的就是裁委會對足球國際規則的理解程度與執法尺度!
他們依然以被犯規后球員的傷情程度來判斷犯規的嚴重程度,而不是犯規動作本身的惡劣程度!
舉個例子:如果被犯規的是C羅梅西,他們可以用高超的技術來擺脫或避免犯規動作帶來的重傷,在中國卻成了不被吹罰的理由。
中國球員沒有C羅梅西這樣的反犯規技術,今后在場上的最佳應對方案就是:只要對方有犯規動作,不管輕重,一律倒地然后保持臥狀態。也不需要考慮責任心驅使忍著疼痛馬上站起來了,也不必為球迷考慮保證有效比賽時間了。
所以,中超球員有多冤?他們真的不是不想快節奏比賽,而是被引導、被逼得沒辦法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