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場已死ESPN專家解讀新勞資協議如何影響休賽季
2023年休賽期的墨跡還未干,新版NBA勞資協議就已受到抨擊。
“現在要么拿5000萬美元,要么只能拿200萬,”前NBA球員奧斯汀-里弗斯當時說道,“簡直就是個笑話,兄弟。我都數不清有多少中產水平的球員在聯盟里只能簽老將底薪。”
隨著2024年休賽期的推進,外界的質疑聲進一步加劇,聯盟推出工資帽中極具限制性的第二奢侈稅線,禁止高薪球隊在自家球員之外進一步補強。一年之后,勇士前鋒德雷蒙德-格林更是火上澆油,他聲稱新的勞資協議毀掉了往年自由市場帶來的激情。
“我坐在地下室和老婆聊天,難以理解NBA的自由市場就這么結束了,”格林在7月通過社媒發文寫道,“說實話,它根本就沒有真正開始過。往年7月1日前的那種期待感,本該像7月4日的煙花一樣炸裂……
“只能怪新勞資協議和第二奢侈稅線,徹底終結了我們曾經熟悉的自由市場。”
格林說得對嗎?其他休賽期的趨勢是否也會持續下去?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包括中產球員是否正被邊緣化,以及受限制自由球員制度是否正在式微——我們采用了“事實還是虛構”的方式逐項解讀。
第二奢侈稅線毀掉了自由市場?
結論:虛構(至少目前如此)
格林確實提出了一個有道理的觀點。還記得2010年那個休賽期嗎?勒布朗-詹姆斯、克里斯-波什、德維恩-韋德、喬-約翰遜、阿瑪雷-斯塔德邁爾和卡洛斯-布澤爾的去向牽動了整個聯盟的神經。后來,凱文-杜蘭特(2016年)和科懷-倫納德(2019年)也都制造了類似的懸念。
目前勞資協議中新增的兩項規定雖然沒有徹底抹殺這種期待感,但確實讓自由市場的熱度明顯降低了。
總決賽結束后的第二天,球隊即可與自家自由球員展開續約談判。這意味著像凱里-歐文、詹姆斯-哈登、朱利葉斯-蘭德爾、納茲-里德、弗雷德-范弗利特、薩姆-梅里爾和鮑比-波蒂斯等人在6月30日之前就完成了續約,提前退出了自由市場。而去年,帕斯卡爾-西亞卡姆和馬利克-蒙克也是優先續約的典型代表。
此外,修訂后的新秀與老將續約規則也促使球員更傾向于選擇鎖定更高金額和更長期限的保障合同,而不是冒險進入自由市場。
根據新規,處于首輪新秀合同最后一年的球員,即使續約首年薪水低于工資帽的25%,也可簽下為期5年的續約合同,而舊規則僅為4年。小賈巴里-史密斯在6月簽下了這類合同,杰倫-約翰遜、特雷-墨菲三世、阿爾佩倫-申京和杰倫-薩格斯也都在2024年完成了類似的續約。
本應在今年夏天進入自由市場的球員包括:杰倫-布倫森、揚尼斯-阿德托昆博、勞里-馬爾卡寧、多諾萬-米切爾、安東尼-戴維斯、達米安-利拉德、吉米-巴特勒、魯迪-戈貝爾、布蘭登-英格拉姆、德里克-懷特、伊維察-祖巴茨和亞歷克斯-卡魯索。但他們全部都選擇了與原球隊簽下長期續約合同。
“這份勞資協議的機制非常明確:我們希望賦予原球隊選中、培養并留下球員的優勢。”NBA總裁亞當-蕭華在夏季聯賽期間表示,“這并不意味著自由市場就消失了,但在很多情況下,球員確實選擇留在原地。所以我不覺得這是什么壞事。”
過去3年中,共有51名老將完成了續約(如果盧卡-東契奇和達龍-福克斯本月完成續約,該數字將增至53),其中26份續約發生在2024-25賽季。而對比來看,從2017年至2023年,老將續約總數為74份。
球隊正在積極利用延伸條款
結論:屬實
夏季聯賽開打前的清晨,一位知名經紀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預計2026年休賽期將有多少支球隊擁有薪資空間?”
在正常情況下,答案是8支球隊:籃網、黃蜂、公牛、湖人、快船、開拓者、爵士和奇才。但正如雄鹿在7月1日的操作所顯示的那樣,預測哪些球隊會有薪資空間,很可能毫無意義。
“最大化字母哥的巔峰期、把握我們爭冠的機會,我認為這始終是我們的責任。所以這其實是一個‘當下vs未來’的抉擇。”雄鹿總經理喬恩-霍斯特在7月接受采訪時說道。他指的是球隊裁掉達米安-利拉德,并將其未來5年總計1.13億美元的薪資進行延伸支付。
雄鹿同時還買斷了瓦西里耶-米西奇810萬美元的合同。和利拉德一樣,他的200萬美元年薪也被延伸處理,不過只分攤在3個賽季內。這些操作幫助雄鹿騰出了必要的空間,從而與邁爾斯-特納簽下一份4年1.08億美元的合同。
雄鹿并不是唯一一支利用延伸條款制造薪資空間的球隊。灰熊將科爾-安東尼買斷后剩余的1110萬美元薪資延伸至未來3個賽季。騰出的空間沒有用來簽約新自由球員,而是選擇與前鋒小賈倫-杰克遜續約并調整合同結構。
延伸條款這一規則并非新版勞資協議中新設的內容。自2013年至上一個休賽期,共有54名球員被裁并延伸支付,總金額達到3.2億美元。在利拉德之前,黃蜂裁掉尼古拉斯-巴圖姆時,他所產生的890萬美元年均工資帽占用曾是最大記錄。
但僅過去一個月,就有2.23億美元的薪資被延伸支付,幾乎接近2013年至2024年總額的三分之二。如今的球隊愿意提前吞下未來幾個賽季8位數的工資帽占用,只為當下騰出空間。或者像太陽那樣,從“財政地獄”中解脫出來。
在利拉德被裁兩周后,太陽買斷了布拉德利-比爾的合同,預計會將他剩余的9700萬美元延伸至未來5年內支付(根據規定,球隊可在8月29日前使用該條款,前提是所有被延伸支付球員的薪資總額不超過工資帽的15%)。
在這一操作中,太陽將在未來5年每年承擔1940萬美元的工資帽占位,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從第一和第二奢侈稅線的限制中解放。這使得他們可以在交易中打包合同,同時也能動用超過100%的交易特例。太陽的2033年首輪簽也不再面臨被凍結的風險,此外延伸條款將在本賽季為他們節省超過2億美元的工資和奢侈稅支出。
自由市場的中產球員正在被擠出市場?
結論:虛構
“數據并不支持這種說法,”亞當-蕭華在夏季聯賽期間表示,“如果你看看底薪球員、低薪球員、高薪球員,還有你所謂的‘中產群體’,那么這個中間層級,實際上相比舊版勞資協議的最后幾年還略有上升。”
蕭華指的是那些簽下非老將底薪合同、也不是首輪新秀合同的球員,其中首年薪資介于400萬至2000萬美元之間。這類合同占所有簽約球員的84%,比上個休賽期提高了8%。
在這31名球員中,有19人通過自由市場轉投新隊,這一數據相比去年夏天增長了32%。這部分增長得益于球隊更多地使用非奢侈稅中產特例(從5人上升到10人)、擴大的交易規則,以及通過已有的交易特例簽下自由球員。例如,老鷹利用已有的交易特例,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得到了尼基爾-亞歷山大-沃克,隨后又用1410萬美元的非奢侈稅中產特例簽下了盧克-肯納德。
“現在有人誤解,認為球員不像過去那樣獲得合理薪酬。那是不對的,”前球員工會主席CJ-麥科勒姆上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球員的收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中產球員的收入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自2017-18賽季以來,聯盟工資帽從9900萬美元增長至1.547億美元,而球員總薪資從33億美元增長至54億美元。
受限制自由球員約什-吉迪、喬納森-庫明加、昆廷-格里姆斯和卡姆-托馬斯處于劣勢?
結論:既屬實,也不完全屬實
確實,公牛、用戶、76人和籃網目前在合同談判中擁有一定主動權。
但現實是,除了籃網以外,沒有任何一支球隊擁有超過1410萬美元的空間可以為這4名球員中的任何一人開出報價合同。即使整個市場薪資空間充裕,自2022年以來,也僅有兩位受限自由球員(德安德烈-艾頓和馬蒂斯-塞布爾)真正簽下了報價合同。
對于庫明加和格里姆斯來說,他們的前景也因第一奢侈稅線的限制而受損,尤其是在潛在的先簽后換交易中更為嚴重。由于他們的薪資只能按照50%計算,勇士和76人若推動先簽后換,將很可能因此觸發硬工資帽限制。
不過,受限制自由球員制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多年來,那些未能完成新秀提前續約的球員,如果愿意在下一份合同上作出一定讓步,也都能找到應對這一制度的方法。
自2023年以來,共有14位前首輪新秀在收到資質報價后最終簽約,而其中僅有3人(泰雷塞-馬克西、伊曼紐爾-奎克利和卡梅隆-約翰遜)首年薪資超過2000萬美元。
庫明加原本可能是第4位,但據ESPN的Shams Charania和Anthony Slater聯合報道,庫明加拒絕了一份來自勇士的2年4500萬美元報價合同,其中還包含球隊選項。
第二奢侈稅線讓球隊不愿在合同中加入激勵條款?
結論:屬實
還記得今年3月嗎?當時傷兵滿營的獨行俠因為距離第一奢侈稅線只剩下區區5萬美元,無法簽下一名第15人。這是因為凱里-歐文、凱勒布-馬丁和PJ-華盛頓總計400萬美元的激勵獎金已經計入工資帽。
獨行俠的這一困境讓其他球隊在今年休賽期提高了警惕。在今年休賽期簽約的150多位球員中,沒有任何一人的合同中包含激勵條款。包括歐文和森林狼前鋒朱利葉斯-蘭德爾在內,他們在之前的合同中都有獎金條款,但在本次續約中已全部移除。作為對比,2023年和2024年共有23位自由球員所簽合同中包含激勵條款。
激勵條款的減少同樣影響到了首輪秀的提前續約。在2022年和2023年兩個休賽期,26位完成續約的球員中有11人的合同中包含激勵條款。而自那之后,只有勇士的摩西-穆迪還保留了這一設計。
熱火后衛泰勒-希羅在2023年新勞資協議生效前簽下的提前續約合同就是一個強烈的警示:他有5項激勵條款,包括獲得MVP、入選最佳陣容和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等,這讓熱火的工資結構在第一和第二條款下分別多計入了250萬美元。
現行勞資協議懲罰那些選秀眼光好的球隊?
結論:屬實,除非你提前規劃
CJ-麥科勒姆最近在談到新CBA對選秀機制的影響時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
“你不應該因為選得好就被懲罰,”麥科勒姆表示,“雷霆正在經歷這一點,他們選了很多優秀的年輕球員,現在必須付出巨額薪資才能留下他們。你選中了這些人,就不該因此被‘懲罰’。你應該有能力支付、留下并續約這些球員。而當你擁有爭冠窗口期時,不該面對如此嚴苛的限制。”
麥科勒姆的這番話背后信息量很大。
首先,這種說法在現實中確實成立,尤其是當年輕球員在第4個賽季榮膺MVP、DPOY或入選最佳陣容后,原球隊要承擔顯著的薪資負擔。
例如,今年騎士和活塞就在此問題上吃了苦頭:當埃文-莫布里被評為年度最佳防守球員、凱德-坎寧安入選最佳陣容時,兩隊本賽季要多承擔800萬美元的薪資負擔,而這兩份合約在總額上分別上升了4500萬美元。
不過也有反例可供借鑒,比如雷霆對切特-霍姆格倫和杰倫-威廉姆斯的續約策略就展現了高超的前瞻性。雷霆在他們的續約合同中提前規避了類似條款帶來的風險。
相比之下,保羅-班凱羅與魔術簽下的合同則包含30%的漲薪條款,即他原本2.39億美元的續約總額,一旦入選MVP、DPOY或最佳陣容,將上升至2.87億美元。而霍姆格倫的合同中并不包含類似漲薪設計。威廉姆斯的下一季薪資雖然在理論上可以等同于班凱羅,但前提是他必須拿下MVP、DPOY或最佳陣容一陣。若僅入選二陣或三陣,其漲幅將更低。
總經理薩姆-普雷斯蒂和雷霆管理層還在續約規劃上體現了長遠眼光。他們在最近兩個賽季陸續簽下以賽亞-哈爾滕施泰因、以賽亞-喬、阿隆-維金斯、杰林-威廉姆斯和阿賈伊-米切爾,這些合同要么逐年遞減、要么包含球隊選項或部分保障條款,為未來續約提前騰出靈活空間。
作為衛冕冠軍,雷霆并不會就此停止這種操作。他們未來7年握有13個首輪簽和16個次輪簽,僅2026年選秀就可能擁有最多4個首輪選秀權。
(NBA)